精神疾病形成原因之一 重性精神疾病的患病原因

2021-11-10 17:34
145


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、躁狂抑郁性精神病、反应性精神病等。其中,精神分裂症与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是最常见的两种重性精神疾病。

1、遗传因素的作用:

20210407124238646.jpgt01c3f588c74f880f01.jpg

遗传因素在重性精神病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。研究发现,精神病人亲属中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群要高得多,而且与病人血缘关系越近,患病率越高。据统计,神经病人的同胞兄妹中,罹患精神疾病的机率较一般人口要高出数十倍。精神病人的子女中,患此病的数目也是惊人的;调查发现,若父母一方患有精神分裂症,其子女有16%要患病,若双亲均患有此病,其子女患此病的机率为40%-68%。这些研究结果都证明,遗传因素在精神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。

2、性格因素在疾病发病中的作用:

1567-inzcrxr8502982.jpgfb4ef3f673fe466880b79e28a6dfb8ad.png

常有人这么认为,精神分裂症病人性格都有一些“怪”,如孤僻、不合群、心眼小、好钻牛角尖、有一些怪异的习惯、多疑等等。事实上,部分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病前确实存在一些特殊的个性特征,有人称之为分裂性人格,如孤僻、内向、不开朗、胆小、怕羞、敏感、思想缺乏逻辑性、好幻想、依赖性强、做事犹豫不决等。据调查,大约70%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有这种人格特征。而躁狂抑郁症病人也有独特的性格特征,他们往往偏外向、热情开朗、喜欢交际,但他们情绪不稳定,顺利时欣喜若狂,但稍遇挫折则灰心丧气。但人格特征在躁狂抑郁症病人发病中的作用不是主导因素。

需注意的是,性格上存在弱点,不一定就会得病,更不可简单的认为精神分裂症是“心眼小”而得病,躁狂是由于“好吹牛”、“爱显示自己”,或抑郁是由于“想不开”得的病。

由此可见,不良的个性特征是精神疾病发生的素质因素。

3、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:

483643940754161679.jpg下载.jpg

有时精神分裂症或情感性精神病发病前有明显的心理创伤,如有的青年在失恋后急性起病,表现为抑郁、悲伤、甚至轻生,有的病人由于长期家庭成员关系不和睦,与同事关系紧张,渐渐发生精神异常,如总是怀疑别人迫害自己。

但需要注意的是,精神刺激只是精神疾病发生的诱因,而并非真正的原因。

综上所诉,遗传因素在重性精神疾病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,特殊的人格特征是重性精神疾病发生的易感素质,心理社会因素对有些重性精神疾病的发生有诱发作用。